退休金過萬,失獨母親60歲高齡生下雙胞胎 ,如今卻悔不當初
失獨母親,這個名詞的背後往往都有著一段沉痛的故事。在人到中年甚至晚年的時候,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是令人難以承受的。
大部分人會選擇接受孩子已經去世的事實,慢慢地走出悲痛,但是有些人會選擇冒著高齡生育的風險,再次懷孕生下一個孩子來寄托自己的感情。
盛海琳夫婦本來擁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唯一的女兒已經成家立業,兩人的退休工資每月有一萬多元,人也已經快到了花甲之年,本該是歲月靜好的生活,卻被一場意外打破了。
一年盛海琳的女兒女婿回鄉過年的時候,因為屋內長時間燃燒的暖爐釋放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女兒和女婿因為缺氧造成呼吸困難雙雙去世。
這樣的噩耗傳來,盛海琳悲慟不已,自己已經到了人生的晚秋,為何卻要承受這樣的晚年的喪子之痛,她以淚洗麵度過了女兒去世的前幾個月。然而孩子的離去讓她久久不能釋懷和放下,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盛海琳因為年齡的原因,身體條件不適合進行自然受孕,她決定進行試管受精來受孕,當她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遭到了丈夫和親朋好友的一致否認,他們在理解盛海琳本身失去女兒的痛苦,但是在六十歲的年紀進行試管受精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然而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夫婦兩人都很難抑製自己心中對於女兒的思念,望著一起生活過這麽久的家,看著女兒曾經住過的臥室,這樣的寂寞和痛苦幾乎要將這對年老的夫婦擊垮。經過數次谘詢和醫學建議,最終盛海琳決定進行試管受精來受孕。
試管受精是將成熟的受精卵通過醫療生殖輔助技術,將成熟的細胞放入媽媽的身體內進行妊娠分娩的過程,然而在這之前產婦需要進行多次的取卵手術。
取卵這個過程十分痛苦,且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不高,很有可能會在多次取卵後都無法成功的受精成功。
盛海琳本身的身體情況已經是處於閉經期的狀態,卵子的排出量較年輕的女性來說本就要少很多,強行取卵給盛海琳的身體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經過多次的努力和試驗,盛海琳在60歲的時候冒著生命的危險,成功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盛海琳也成為了當時全中國年齡最高的高齡產婦,這兩個繈褓之中熟睡的女兒讓這個失獨母親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慰藉,失去女兒的創傷被這兩個孩子的歡聲笑語逐漸撫平,看著孩子們稚嫩的臉龐,盛海琳覺得自己冒死的付出是值得的。
然而這兩個孩子的到來,也帶來了經濟上的巨大負擔,已經退休的夫婦兩人經濟情況並沒有那麽樂觀。
即使有著萬餘元的退休工資,但是這並不足以支付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盛海琳算過一筆賬。如果自己出去重新工作,那麽找一個專職的家政人員至少需要六千元的月薪,這樣的開支對於家庭財務狀況來說是很難維持的,而且自己的年齡也很拿找到比較合適的工作。
盛海琳不得不在家全心全意地陪伴兩個孩子,但是因為自己的實際年齡和孩子相差較大,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很難和其他孩子的爸爸媽媽們一樣。
她深愛自己的孩子們,可是教育觀念的滯後和對於孩子們課外輔導的力不從心,給她帶來了無盡的心酸和無奈。
為了盡全力給孩子們一個和其他同齡人一樣幸福快樂的童年,盛海琳夫婦兩個人嚐試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賺錢,日子雖然辛苦但是一家四口的生活也算不錯。
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年紀漸大的丈夫不幸罹患重病,癱瘓在床,盛海琳的生活在這個時候再次進入到了一個困難苦厄交織的階段。
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不樂觀,卻沒有足夠的錢來進行自己身體健康的檢查,丈夫又生病倒下了,家裏還有兩個仍在幼年的孩子,在經受了如此多的痛苦之後,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到了盛海琳一個人身上。
在2019年,雙胞胎中的姐姐慧慧突然起病,被緊急送入當地的醫院進行治療,而這個時候她辛辛苦苦的存款卻被一位朋友騙走21萬元,起訴至法院後也沒有追回這筆錢,反而不得不支付法院方1.2萬元的起訴費。
盛海琳說自己也不知道還要怎麽堅持下去了,她當初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沒有預料到後來這十年的變化和波折,丈夫纏綿床榻需要別人照顧,女兒正在住院,她自己的生活現在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她有的時候甚至非常後悔自己十年前一定要堅持生下這兩個孩子的決定,這兩個孩子的到來確實撫平了一些女兒意外離世的痛苦。
可是原本清閑的晚年現在要為了生活不斷地奔波勞碌,她覺得自己也對不起自己的雙胞胎女兒,她可以傾其所有地去愛這兩個孩子,但是還是覺得自己給孩子的不夠多不夠好。
失獨家庭的痛苦並不是一篇千餘字的文章可以寫盡的。古人說過人生的三大悲痛是:幼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在人生最需要對方的階段陰陽兩隔,無論發生在誰的身上都是一場悲劇。
盛海琳這十年間,跑遍了全國的各大城市做教育講座來賺錢,往往是還沒有休息過來就要再次出發去為了生活打拚,慧慧在經過治療後也順利出院了,這個經曆了重重坎坷的母親,也看到了生活中的一絲光亮。
曾經一位消防員烈士犧牲後,他的媽媽同樣冒著生命的風險生下了一個男孩,她帶著這個弟弟去到哥哥生前工作的地方看望哥哥的同事們,看起來是失獨母親又擁有了孩子的美好結尾,但是往往失獨家庭再撫養一個孩子的過程都是不那麽順利的。
對於盛海琳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我們不是失去孩子的母親本人,並沒有立場去評價這件事情,但是我們可以考慮如何對社會上的失獨家庭進行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